初二語文上冊《岳陽樓記》知識點(diǎn)
發(fā)布者:網(wǎng)上發(fā)布
<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xué)家范仲淹應(yīng)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对狸枠怯洝纺軌虺蔀閭魇烂⒎且?yàn)槠鋵υ狸枠秋L(fēng)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fā)先憂后樂、憂國憂民的情懷。
(1)通假字:
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2)古今異義:
?、傥ⅲ簺]有,微斯人;今義細(xì)小。
②氣象:景象,氣象萬千;今指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xiàn)象。
(3)一詞多義:
①以: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因?yàn)?,不以物喜,不以已悲?/p>
?、谟^: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垡唬阂?,一碧萬頃;全,長煙一空。
?、荛_: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shè),設(shè)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迾O:極點(diǎn),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呋颍河袝r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⑧空:天空,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嵬ǎ喉樌ㄈ撕?通向,北通巫峽。
⑩和:和樂,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a、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fā)語詞,不譯,夫環(huán)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b、去:離開,去國還鄉(xiāng);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c、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4)詞語活用:
?、傧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句意: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樂。
②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5)成語積累: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6)特殊句式及重點(diǎn)句子翻譯:
A: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
這些就上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