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教案:骨骼
發(fā)布者:西安極客晨星
初二生物教案:骨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依據(jù)位置能說出人體骨胳結構名稱。
2.解釋人的骨胳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模型、掛圖等各種直觀教具的觀察,及觀察后的演講,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觀察習慣和表達能力。
2.通過歸納人的骨胳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1.自覺養(yǎng)成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
2.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辨證觀點和生物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的觀點。
3.小組觀察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
本節(jié)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人體主要的骨的名稱,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教法建議
講述骨骼時,首先讓學生區(qū)分骨與骨骼的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單獨一塊具體的叫骨,如肱骨;多塊骨通過一定的形式連接而成的整體叫骨骼,如脊柱。接著指出:人體的骨骼是由206塊骨連接而成。關于骨胳的組成,從調(diào)動學生主體性及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角度,建議采用自學的方法:先讓學生對照書上的彩圖及課文中人體骨骼組成情況表配合觀察,一邊觀察圖中主要骨的名稱特點,一邊體會這塊骨在人體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提到的腦顱骨、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觀察完畢后,教師每組請一個學生到前面指著人體骨骼模型要求從整體到局部說出各部骨骼的名稱,并給評分,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達到對知識的識記的效果。
人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的特點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學生對人體骨骼有了清楚的認識后,繼續(xù)讓學生觀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觀察問題:(1)脊柱的正面和側面觀察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2)觀察上肢骨與下肢骨有什么區(qū)別?(3)足有什么特點?這些對于人體直立行走有什么意義?在學生有了解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壯及形成足弓這些結構特點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分別講述它們的生理意義。如聯(lián)系脊柱彎曲異常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發(fā)育、體力和體態(tài),說明脊柱四個生理彎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彈性,緩沖劇烈運動時對腦的震蕩,有利于維持身體平衡。